京ICP备2023000331号-28 投诉举报:315 541 185@qq.com
全片没有剧本、没有预设,更没有所谓的强设定或者强情节,有的只是普通人的本色出演。尽管如此,观众也能从中看到生命的本质、自我的价值以及向命运发起挑战,决不言败的精神
一颗种子落地,或许,我们并不会在意,繁忙而快节奏的生活甚至会让我们忘却了它曾经存在过。然而,这些被我们所忽视的存在,非但没有放弃,反而还在用自己的方式茁壮成长,再辅佐雨水、阳光的温柔照顾,最终,从一颗种子,长成一株参天大树……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期,随着一部名为《翻转的手心》公益助残纪录电影的上映,唤醒了我们心底最深处的善良,也让我们把目光重新聚焦到了曾经被忽视的那一颗种子、那一抹本心上。这部电影讲述了8名残障青年在“希望农场”里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,强化身体机能和社交属性等能力,最终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,完成从手心向上至手心向下的翻转。
在这部纪录电影里,从头到尾呈现给大家的只有两个字——真实。全片没有剧本、没有预设,更没有所谓的强设定或者强情节,有的只是普通人的本色出演。但观众却能从中看到生命的本质、自我的价值以及向命运发起挑战,决不言败的精神。
生活需要真实,更需要正能量的传递
与其他纪录影片不同的是,《翻转的手心》除了展示真实以外,更可贵的是它传递出的独属于自己的正能量。该片从一开始就锁定在8名特殊的青年身上,他们有的患有轻度亚斯伯格症,有的则是智力障碍、听觉技能障碍、肢体障碍……因为自带的这些特性,导致他们无法享受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。如果将视角对准他们生活中艰辛的一面并加以展现,或许可以赚取很多观众的眼泪。
然而,董金明导演却没有这么做,在耗时3年多拍摄出的各类素材里,董导向大家展示的是这些特殊人群借着“希望农场”这个平台,一点点学习,努力朝正常人方向靠近的勇气和毅力。
面对镜头,他们起初也有自卑、有困惑,甚至有退缩,但是,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,只要跨过去,那便是晴天。在短短的100分钟的影片时长里,我们能看到这些青年群体从最初简单的翻地、播种,到后来的喂养鸡群、做饼干,甚至是上台发言……每完成一件事,对他们而言,都是成长道路上的巨大一步。
观看影片前,大家可能还无法理解“手心翻转农场”项目的初衷是为了什么。毕竟这世上还是善良的人居多,他们能给予这些特殊青年的关爱,其实就足够照亮他们的余生,让他们过得无忧无虑。然而,当项目发起人、台湾有机农业专家陈礼龙讲述他做这项目的缘由后,大家才真正明白,“手心翻转”的真谛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们的身心都得到成长,能自立自强地拥抱更美好的未来。
在这部电影里,8名特殊青年在一步步地蜕变成长。他们的笑、他们的泪,以及他们的倔强和坚强,甚至让我们渐渐忘了他们其实是一群特殊青年。尤其他们面对镜头时诉说的那句“我不笨,只是学得有点慢”,一下戳进所有观影人心底最柔软的一面。
而到影片的最后,观众除了看到他们的成长外,更看到了“希望农场”上蕴含着的传承的力量。而这些都是董导希望告诉大家的:无论生活给我们出了怎样的难题,我们都应该怀抱感恩的心去看待、突破,并相信社会永远会给予努力的人以温柔回报。
节气轮转是气候的变迁,也是人物的成长变化
《翻转的手心》作为一部公益纪录影片,在朴实的讲述中,穿插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概念。初始,大家或许只会从中看到季节的变迁,但随着时间推移,在不同节气中,大家能渐渐感受到那几名特殊青年的成长变化,而这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,是一名叫小白的青年。
小白患有轻度亚斯伯格症,刚进“希望农场”培训时,他一度成为拖后腿的存在。特教老师需要天天盯着他,不厌其烦地教导他如何播种、翻地,还需要让外国留学生志愿者留心叮嘱他播种覆土的技巧。小白承担喂养鸡群的工作时,曾为了驱赶鸡群,用了暴力手法导致其中一只鸡受伤,这让特教老师生气不已。小白初期的各种行为举止,都让人略显崩溃,但就在大家以为他即将被放弃时,特教老师宋金津却说:“特教老师的前6个月,陪伴跟支持是很重要的。”
他们不仅将这话对着镜头说给大众听,更是用自己的行动兑现着他们所说的这番话。无论是特教老师,抑或者是项目发起人陈礼龙,甚至是志愿者朋友们,他们都不曾放弃过培训班里的任何一人。
正因为他们的坚持和不放弃,小白才有了继续成长的机会。到后来,小白不仅完美地融入了集体,积极争取表现,在“手心翻转农场”的培训中成功毕业,还继承了“翻转农场”的核心理念,成为引导新一届进农场培训的特殊青年们的助教。他用自己的亲身历经帮助更多有着与他相似经历的青年们重新振作,拥抱全新的生活。
当然,在手心翻转的过程中,有过别离,也有过流泪伤心时,但这些随着岁月累积,也成为片中人物人生中宝贵的阅历。正如爱默生所说——“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,尝试的越多,生活就越美好。”
节气,是周而复始的存在,而这群特殊青年的成长,必将螺旋式地不断向上。
分别,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的必修课
分别,总是一个让人伤感的词汇。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分别,总会让人伤感。可在《翻转的手心》这部影片中,无论是导演、又或者是特教老师,都有意识地在传达着一个同样的理念,那就是——“希望他们不要害怕分手这件事情”。
最初,这个话题的起因是一名叫鑫瑜的重度听觉机能障碍患者的退出。她原本是一位喜欢笑的女孩,在面对陈礼龙的提问时,她前期虽然听不见,却依旧笑得很是灿烂,在听清楚陈礼龙
可惜的是,在培训的途中,鑫瑜却选择了离开。大家对她的离开都很是怀念,就连陈礼龙也曾一度希望身为好友的
好在过程中,她的好友们从没放弃过她,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,而她最后也如愿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。
第二次的分别,是与那些外国留学的志愿者朋友们。
为了让这些特殊青年能更好地融入社会,陈礼龙会时常邀请一些外国留学的志愿者朋友们过来,与他们同吃同住,每次时长大概是一个月左右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,他们成了朋友,甚至是闺蜜。然而,相处时有多愉快,分别时就有多不舍。所以,每到分别时刻,这些外国友人们会和他们相拥而泣,但这对他们来说,也是生命中的必修课。
第三次的分别,是与一条流浪狗。
那是一条全身黝黑的田园犬,因为时常出没在农场里,因而与农场的这群特殊青年逐渐熟络起来,青年们甚至自发收留起这条流浪狗。当然,这在农场的规矩中是不被允许的,毕竟农场也得为他们的人身安全着想。于是,当农场的管理者发现这条流浪狗的存在时,便是这群特殊青年与流浪狗分别的时候。这条流浪狗还导致了另一名女孩的中途离场,并让能力出众的特教老师宋金津也选择了离开。宋金津老师和这群特殊青年之间的分别,远比之前的那些分别来得都要难受许多。虽然相关镜头的展示只有短短数十分钟,可却能让人真切感受到宋金津老师对青年们真挚的爱,以及青年们对宋金津老师的不舍之情。这种情感的积累,也是青年们成长的一部分。
《翻转的手心》这部公益纪录影片的表现手法简单质朴,呈现的主题却是宏大而积极的。其中所讲述的助残公益在帮助残障人士学习技能立足社会的同时,也帮助了其家庭生活,且丰富了其文化精神的需求。比起物质救助,残障人士更需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帮扶,鼓励他们自尊、自强、自立,自信,且永不放弃……影片通过讲述残障人士的生活与成长,也在增强社会各界对他们的理解,引导人们包容、接纳、关爱、帮扶残障人士,增加社会责任感,共筑美好中国。
在这纷繁而忙碌的都市生活中,不妨抽出一点点闲暇时间,静下心来感受这部影片的美好。这不仅仅是对影片中那群特殊青年的一种支持,更是对自己生命的洗礼。